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022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48篇
综合类   12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osits that individuals who hav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ied while engaging in an activity will be more likely to value and persist in that activity. Scholars in this area have also posited that autonomy‐supportive social contexts are top‐down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need satisfaction.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progression from social to motivational to outcome variables, we tested a four‐step path model within a classroom setting.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20 students in an introductory journalism course, which was subdivided into 14 lab sections. Students were surveyed regarding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 course, the autonomy support of the instructor, the motivation they felt to engage in the course, and the levels of need satisfaction they experienced. Theoretically‐guid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roduced a best‐fitting model in which teacher autonomy support predicted more self‐determined student motivation, which along with teacher autonomy support predicted greater student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which led finally to higher predicted course grades and higher teacher‐course evaluations. Overall, the results replicate and significantly extend previous findings regard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teacher‐course evaluations. Implications for pedagogy an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2.
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应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读、自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与自学能力。文章从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现状出发,分析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从结合助学系统教学、注重读写结合、注重个性阅读等方面阐述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3.
论文由分析《今天》如何想象"自我"为"悲剧英雄"、如何指认"世界"为"他者"入手,描述《今天》的文学立场与文学主张.在此基础上,把《今天》纳入"新时期"的文学格局之中,梳理《今天》作为"同人刊物"如何应对自身的规范化、秩序化,如何面对"伤痕文学"这一新时期"第一个重要成规",如何应对主流文学规范.以《今天》为中心,从这样的三重规范入手,深入新时期文学话语秩序的内部,尝试着还原"新时期文学"如何建构与发生.  相似文献   
94.
如果将诗人弗洛斯特比作为一位人生导师的话,那么他的一些诗作就被认定是诗歌体的寓言。它们描写的是动物世界的活动及发人深省的教益,但如寓言一样,其目的在于启迪人们的智慧。本文所选择的诗歌显示了诗人诲人不倦的良苦用心,教导人们如何抵御人间无法回避的恐惧、孤独及死亡。这些寓言诗具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指导人们在困境中能做到自我保护,生活自如。  相似文献   
95.
文章作者认为,语音影响语言学习者的自我形象.克服外语学习者语音心理障碍的关键是学好英语语音.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减少学生的语音心理压力,树立学生良好的外语学习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96.
教师期望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期望是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形成的一种期待与关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期望效应是在教师期望的基础上形成和产生的影响或结果,具有正效应或负效应和非泛化性.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对学生适当的、积极的教师期望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7.
"脑死亡"的价值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死亡是由当代科学和医学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全新问题,也涉及到复杂的经济、社会、伦理和法律等问题。脑死亡的提出意味着对于生和死的判别由经验转向了科学;凸显了大脑和心脏在人的生命系统和自我认同中的不同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脑死亡标准不一定意味着对于心死亡标准的截然取代。而是将与其并存。脑死亡的实施提出了抢救生命的价值、代价和极限问题,将对生命终结标准的选择权和宣判权提出挑战,也将对人们通常的“孝”和“敬”等观念提出挑战。脑死亡的一个重要价值是有利于器官移植,而让生命以此种方式得以延续值得提倡。因此应当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和进步的心态来积极推进有关脑死亡的立法。  相似文献   
98.
论道德自律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它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持续性与反复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的特征。道德自律的培养应从道德认知、道德意志、行为习惯、自我教育能力等几方面入手。道德自律又是我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本着重探讨明人自传的体类型、写作动机与叙事特征,体类型包括序、状、述、传、记、墓志铭、祭、吊;写作动机可以分为写实与写趣两种倾向;叙事方式,可以分为记叙与问答两种体式;人称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和第二人称叙事。明人自传大都长于描绘生活状况、刻画人物个性和剖析自我灵魂,堪称一幅幅士人自我形象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00.
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文章介绍了文化对人格模型及自我的具体影响,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有不同的人格模型和自我增强方式,在两种文化下特质理论的意义并不相同。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